传统文化-003弘扬传统文化-002代烧金元宝,代烧纸,代烧纸钱,代烧元宝,代祭祀,代扫墓,代祭扫,寺庙烧纸钱,超度婴魂,度亡法事,超渡科仪,道观代烧纸,超度亡灵,超渡亡人,代烧纸钱,带烧元宝,代人扫墓,代祭奠.jpg.jpg

这不马上中元节了,按照惯例,家里的父辈会带着小辈们回乡祭祖,当天来回。

而我自从参加工作没了暑假后,基本没在这个时间专程回过家,今年也一样,周末晚上给老妈转了1000块钱,一是以我的名义买点香烛纸钱,二是请亲戚们回程吃顿便饭。

作为老张家在外漂泊的几个子孙之一,我能为祖先做的属实未几,此番行为与其说是祭祀逝者悼念先人,更像是顺着爸妈的心意。

结果我妈当场把钱退回,说是社区最近上门给大伙做宣传啦,文明祭奠,不烧纸。

我寻思这也挺好,究竟不是所有人都会专门找合适的地方烧纸祭拜。

有的在十字路口烧得烟雾缭绕、纸灰飞扬,有的跑野山上、仓库边生火,不等烧完就走了,直接触发火情,确实影响正常糊口。

假如真能移风易俗,改为献花、敬酒这类更现代更环保的方式祭祀,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然而今早看到的一则新闻刷新了富贵的认知:

为了让辖区居民做到不焚烧冥纸、文明祭奠,辽宁辽阳白塔区的城管直接“对有经营焚烧类殡葬用品的商铺依法拘留收禁相关物品”。

好家伙,敢问是依的什么“法”?

咱先不谈民风民俗,就问商户售卖的冥币元宝,是不是从正当畅通流畅渠道购买的?

假如是,商户对其进行明码标价的二次畅通流畅,怎么就成非法商品、需要拘留收禁了?

你这城管执法犯法?

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禁止烧纸钱。

个别地方会从市容市貌和消防卫生的角度上,禁止在一定区域和时间烧纸钱,好比市区禁烧,进入林场禁止携带火种。

市民都可以理解并支持工作。

但直接从中间商一刀切、违法没收合法商品,是不是过于离谱了?

怎么不追踪源头,把制作纸钱的厂子给封了呢?就明摆着只敢欺负个体户?

翻遍了相关新闻,关于该地城管行为的正当性,富贵只能找出一条当地广电的微信文章。

里面先容,当地通过“执法部分对祭奠商户严格检查、各社区发放宣传单入户动员”,上下齐动手,共谱文明祭奠新风。

报道中还提到:建议大家移风易俗、摒弃陋习,采取绿色、文明、高雅的方式,怀念先人、寄托哀思。

讲道理,绿色我懂,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个思路。

可这文明、高雅……咋看都有些不得劲。

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延续不易,四书五经、古籍名著里多的是讲述传统祭祀的篇章。

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,不够“文明”?白居易的尽是死生告别处,不够“高雅”?

在适合的时间地点进行烧纸点蜡这样的传统祭奠,怎么就“低俗”了呢?

这么说也不是呼吁大家都去烧纸,只是想替一些白叟家喊句冤:

传统习俗并不能与封建迷信划等号。

在泛博网友眼中,辽阳这番“执法”不是文明创城,而是挑软柿子捏,折腾普通老庶民。

说来也挺感触。

良多老一辈的从小就随着长辈学会了写“袱包”、折元宝,一直坚持到老,但现在良多年青人甚至中年人,根本学不会,连自家祖坟详细在哪儿怕是都找不到。

可以预想,传统祭奠方式注定会在城乡变迁和观念差异中逐渐落寞,就像土葬到火葬的变化,绿色环保可持续才是未来的主流。


代办微信:wangzijinci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