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正确烧纸写法 鬼月寄信指南
中元夜执笔写纸钱这事儿,可比给心上人写情书还讲究三分!您瞅瞅今儿超市里五颜六色的冥钞,要是真按现代人花里胡哨的法子来写,保管您家祖宗收到跨国快递都要犯迷糊——这事我可有亲身体会。
想起前年隔壁李婶那桩糊涂事。老太太心疼独居的姑妈,竟把冥包写成"至亲三姑姑笑纳",结果当夜风卷纸灰在院里打了三个旋儿。第二天街坊王半仙掐指一算:这称呼乱了辈分,阴差以为要送养孤魂野鬼呢!自此咱们胡同都学乖了,写封套必用正楷写"敬奉显妣某门某氏孺人",就跟小学生练字帖般工工整整。
您要问写符咒是不是装神弄鬼?去年我在旧书摊淘到本光绪年间的《冥途文牍》,里边记载的敕令格式比科考答卷还精细三分。说来有趣,上个月见着个小年轻仿照武侠剧里的黄符鬼画符,结果当晚烧的纸钱全成了碎屑——八成是判官老爷嫌字迹潦草扣下了。按老法子得用新开锋的狼毫笔,蘸着掺了沉香粉的朱砂,在黄昏光影里一笔一划写着"酆都通宝"。您说这是迷信?我倒觉着像在给远方亲戚写明信片,只不过邮筒改作了黄泥火盆。
要说最容易被忽视的讲究,当属这纸钱的"面额密码"。前些年楼里赵嫂图方便买现成的亿元大钞,结果惹得她公公托梦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。现在懂行的都自己叠锡箔元宝,每个褶子数都有定数。偷偷告诉您个窍门:叠元宝时要用小指在底部戳个印,老话说这是活人打的防伪钢印,阴间钱庄才肯兑付。去年我开始这么办后,清明上坟再没见着纸灰打旋儿的怪事。
这通讲究折腾下来,您可别嫌麻烦。想想咱们在微信发红包都要换着花样装帧,给先人捎去生活费自然更得上心。要不怎么说老传统最懂浪漫——连给阴间寄包裹都要讲究格式工整、心意赤诚。下次提笔时您不妨想想,那些萦绕在檀香里的笔墨痕迹,不正是活人与逝者之间永不断线的风筝线么?